分类 周刊 下的文章

山巅周刊第241期:超加工食品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以及商业智慧和最佳实践,每周日发布。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营养学家Carlos A. Monteiro等于2009年提出了NOVA分类系统,根据食品加工的程度和目的对可食用物质进行分组。

  • 未加工或低加工食品
  • 加工烹饪原料
  • 加工食品
  •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

NOVA

20 世纪 70 年代末,Carlos A. Monteiro开始关注营养不良问题,这是当时营养科学的流行重点。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Monteiro观察到巴西的饮食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巴西家庭在糖和油上的支出减少了,但经济弱势群体的肥胖率上升,而较富裕地区的肥胖率则下降,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是,经过高水平加工(例如添加防腐剂和调味剂,或去除或添加营养成分)的食品消费量增加,即“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在于食物,也不在于营养,而在于加工”(Nutrition and health. The issue is not food, nor nutrients, so muchas processing,DOI: 10.1017/S1368980009005291)。


山巅周刊第240期:黄金岁月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以及商业智慧和最佳实践,每周日发布。

二、三十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总有用不完的劲,可以肆意打造着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观点,不过总结起来就两件大事:二十岁发过的誓和三十岁学成的艺。

people-3509144_1920.jpg

每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会历经多样化的社会周期,通俗的说法就是浮浮沉沉、几起几落。这是我历经二、三十岁的正反面,在当下特地分享共勉,相信大家都能够处变不惊。


山巅周刊第239期:中国的 Z 世代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以及商业智慧和最佳实践,每周日发布。

2c5c8fc5-ac71-4ce2-a973-10299c9bc8f9.jpg

Z 世代(Generation Z,Gen Z)是指出生于 1997 - 2010 年(根据不同的定义略有差异,总之就是当下营销界对青少年人群的称呼)的一代人。千禧一代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力量,更在中国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但 Z 世代正在成为国内消费的一个新的增长引擎。


山巅周刊第238期:青海湖农场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以及商业智慧和最佳实践,每周日发布。

青海省第一个大型国营农场——德令哈农场创建于1954年2月,随后数十个劳改劳教农场相继建立。环绕青海湖,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劳动营。这些农场的总面积达到青海省耕地总面积的23%;向国家交售的征、购“爱国粮”,占全省统购粮的接近四分之一。

DSCF0071.JPG-.jpg

青海湖农场位于海北州刚察县境内的青海湖北岸湖滨平原,青藏铁路横穿农场,场区内有刚察、哈尔盖两座火车站。场部距离315国道9公里,场部与各分场均有硬化道路连通。


山巅周刊第236期:冰箱贴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以及商业智慧和最佳实践,每周日发布。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 Tourism)2024年9月19日发布最新旅游数据:2024 年 1 月至 7 月国际游客人数达到疫情前水平的 96%,国际旅游业持续复苏,并为航空业、住宿业、餐饮娱乐业、零售业及旅游在线服务等多个行业带来了积极影响。

762fdc67-8670-4a8c-81ac-2ef57e9f5186.jpg

世界各国的旅游业首先复苏这件事,让许多人意想不到,又特别是出国旅游。但积压的消费需求和对自由的渴望不是本文准备讨论的话题,而且在一片繁花之中,我们更多谈论的是国内旅游。在国内旅游中,文创产品和冰箱贴成了关键词。


山巅周刊第235期:空间自由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以及商业智慧和最佳实践,每周日发布。

在当代社会,个体的自由与生活质量常常被视为“有钱、有闲”的状态,而这一传统观念正逐渐演变为更为丰富的理解,强调了空间的重要性。现代生活方式不仅要求物质财富的充裕和时间的灵活支配,更需要优质的居住环境和公共空间,以促进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真正的自由应当包括物质财富、时间自由以及能够享受良好空间的能力,从而实现全面的品质生活(Quality of Life)。

68763e03-691b-4bbc-b645-1f3ba7d85075.jpg

物质财富的增加往往意味着个人可以选择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例如选择休闲活动或旅行,而不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有许多书籍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物质财富和自由时间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获得自由的象征。


山巅周刊第234期:如何智慧而优雅地生存?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以及商业智慧和最佳实践,每周日发布。

美国社会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在1898年撰写的《有闲阶级论》第一次将社会学的焦点从生产转向了消费,19世纪末美国上流阶层中的“有闲阶级”通过消费非维生所需要的时间与昂贵商品展现身份地位。而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在1983年撰写的《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是事实上的现代社会等级指南,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而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齐格蒙特 · 鲍曼(Zygmunt Bauman)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已经从生产社会转向了消费社会,“新穷人”指向“有缺陷的消费者”。

1_yL398Mp0wK4fUztv80l1iw.jpg

当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科技和资本主导了整个时代的消费主义时,消费主义陷阱、消费降级甚至反消费主义却突然充斥了我们的生活。面对生活成本高昂,竞争压力加大,不确定性风险四起,如何智慧而优雅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