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线性模式与循环经济的对比
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推动人们一直采用线性经济的生产-消费模式。与线性经济必然造成的资源衰竭不同,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认为是建立在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使整个系统产生极少的废弃物,甚至达成零废弃的终极目标。循环经济适用于所有行业,包括技术资源(金属、矿物及石化资源)和生物资源(食物、纤维、木材等)。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主要指以公共交通枢纽和车站为核心的同时,倡导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如商业、住宅、办公、酒店等,以满足工作、商业、居住、休闲等多种城市人居功能。TOD由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建筑师暨城市规划师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提出。该理论主要是解决美国在二战后,各个城市无限制的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城区,同时在城市规划上主张透过采用道路网格化、功能混合使用、适宜的开发密度、居住区内步行可达、设施的开放等回应传统以汽车使用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在商品极大丰富的市场里,普通消费者不知道怎么选择琳琅满目的商品;但高水平消费者却能找到最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
美国人超重,不是因为稀缺,而是因为富足,他们有廉价的糖。但最健康的人可以使用最先进的健身设施、可穿戴健康技术和新鲜食物来满足他们的饮食目标。详见《肥胖和健康饮食》。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Web 3.0(有时被风格化为 web3)是关于万维网发展的一个概念,主要与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以及非同质化代币有关。与区块链有关的 web3 概念是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于 2014 年提出,是“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在线生态系统”,并于 2021 年受到加密货币爱好者、大型科技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的关注。
Web3 的核心是使用区块链、加密货币和 NFT 以所有权的形式将权力交还给用户,基于去中心化,提供更高的数据安全性、可扩展性和隐私性,对抗大型科技公司垄断的互联网,Web3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让互联网用户拥有数字资产的所有权。2021 年 Twitter 上的一篇帖子说得最好:Web1 是只读的,Web2 是读/写的,Web3 将是读/写/拥有的。
山巅周刊,定期分享科技、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区块链(Blockchain)是借由密码学与共识机制等技术创建与存储庞大交易资料的点对点网络系统。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真实身份未知,可能是一个个人或是一群人所组成的团队)于2008年10月31日发表论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提出区块链概念。
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设计,节点是分散且平行的,必须设计一套制度,来维护系统的运作顺序与公平性,即达成共识的机制,称为共识机制(Consensus)。最常见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和权益证明(Proof-of-Stake,PoS)。